art naming 奇能 (左邊)
(2024)
我擅長使用肢體開啟一個新計畫,但最終發表形式可以是現場藝術,錄像,物件。
創作的素材來自於個人生活處境的體感(如:持續搬家,在國外生活,跟他人的感情關係),而作品經常把這些身分議題轉化爲對於時間的糾結。我希望能在展覽和現場表演裡試圖與觀眾一起捕捉一種當下,讓當下的時間延長。
2019年畢業於耶魯-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後,art naming 奇能在2020年移居到台灣,目前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第三年。起源於劇場和表演背景,他的跨領域創作被展現在表演藝術圈 (
i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explosions,cont·act 當代舞蹈節的 Open Stage 平臺, 新加坡,2022),錄像藝術圈 (
you are facing yourself you are facing me, da:ns 舞蹈節,濱海藝術中心 2020 公開證件,新加坡,2020),視覺藝術圈 (《我可能不會待太久》,個展,正白 #FFFFFF SPACE,台灣高雄,2023)。個人藝術創作以外,他也擅長跟其他創作合作,例如,當攝影主體(
Housework is Strenuous by Rin Tachihara,
第32節新加坡國際影展:Singapore Panorama Short Film,新加坡,2021),當表演計劃裡的肢體表演著 (
SLEEPWALKERS by XUE,RAGA,新加坡, 2020),而近期,當其他藝術家的策展人(《家李座座》,李奕芃個展,窯座,
台灣台中,2023)(《後相》,陳陽林個展,鯉魚藝廊,台灣台中,2023)。
目前,他自2024年起與長期合作夥伴、台灣藝術家李奕芃共同經營
YAHAHA 台灣國際藝術村。
artnaming.com李奕芃 (右邊)
(2024)
我是李奕芃,我喜愛「時間」這個概念。比起藝術,我更喜歡藝術家。
我在2018年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珠寶和金屬碩士後,開始了三年的駐村藝術家身份。在2019年我在台灣馬祖的駐村期間,每天以底片相機連續拍攝8小時,每15分鐘一次,持續30天,對這個島嶼進行了我個人深入且親密的書寫。在2021年初,我渴望發展更長期的藝術計畫並與更多的藝術家建立關係,因此我與一位朋友創立了位於台灣台中的鯉魚藝廊。鯉魚藝廊是一個獨立的替代空間,每兩個月邀請來自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免費展示他們的作品。舉辦了三次HEMLINGBY系列展覽,一個原創的藝術沙龍展,邀請超過40位藝術家。在2022年中,為了練習感情,我重複抄寫了100次的理想情人,是一首楊丞琳的流行歌。在2023年尾,我舉辦了7場讓總共41位客人吃水餃吃到飽的個展,跟觀眾一起討論了家庭、分享、飲食等,還邀請了我的長期合作夥伴新加坡藝術家 art naming 奇能 擔任策展人跟我的食物評論家。
目前,我自2024年起與 art naming 奇能 共同經營 YAHAHA 台灣國際藝術村。